影剧院里同步直播看演出 国家大剧院启动舞台艺术“第二现场”计划

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 (记者尹星云)4月2日下午,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百城千幕同启计划启动仪式在国家大剧院举办。据悉,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首场直播话剧《林则徐》将于4月19日19:30在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家剧院和百余家影院同步直播。
里程碑式跨越 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以创新驱动,以科技赋能,借助超高清直播、全景声系统、智能导播等先进技术,将国家大剧院优质的舞台艺术精品的台前幕后,同步向全国剧院、影院常态化直播,在指导单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协办单位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京东方集团,以及全国剧院的大力支持下,实现“百城千幕,全国同启”。
国家大剧院自2019年率先探索舞台艺术“4K+5G”“8K+5G”直播,2020年起首创“线上演出”,开启“线上线下并行,演出演播并举”的双演模式,在“艺术+科技”的探索实践方面完成两次历史性跨越。2025年,国家大剧院推出舞台艺术“第二现场”,实现了从单一演出到全域覆盖、从技术探索到系统性突破的又一次里程碑式跨越。
“国家大剧院全新打造舞台艺术‘第二现场’,借助超高清直播、全景声系统、智能导播等先进技术,向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剧院、影院同步直播,是国内迄今为止覆盖区域最广、联动影剧院最多、协作技术环节最多的演出直播活动,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跨越。”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介绍。
这一项目是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进线上线下演播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北京市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探索实践,实现文化惠民和业态升级的双赢路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视听经济的发展,‘第二现场’成为北京超高清视听产业链与文化数字化产业链跨界创新的重要发力点。我们将持续助力‘第二现场’新形态产业化推广、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激发首都演艺现场消费潜能,有效促进优质文化资源以数字化新形态普惠共享、直达基层。”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介绍到。
启动仪式上,通过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裸眼3D大屏直播让在场嘉宾提前感受到沉浸式体验的“第二现场”。在超高清画面中,在国家大剧院排练厅正在排练的导演王筱頔和主演濮存昕,跟随直播镜头乘坐电梯来到了启动仪式现场,实现全程同步直播呈现。
“作为西北边陲城市,非常荣幸能来到‘第二现场’启动仪式现场。我们特别期待4月19号‘第二现场’《林则徐》的直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州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田风表示。
《林则徐》启幕“第二现场”首场直播
作为“第二现场”首场直播剧目,国家大剧院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原创话剧《林则徐》将于4月19日19:30在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家剧院和百余家影院同步直播。这部话剧集结了强大的主创主演阵容,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直播当晚,还有著名主持人周涛幕后探秘,在演出前和中场休息期间与各位艺术家互动交流,让观众看到剧场里都欣赏不到的幕后纪实。
“‘第二现场’打破了剧场的界限,让全国观众能够通过细节感受到这部戏的舞台空间感觉、表演意图等,这个是需要科技的力量和伟大的想法才能够实现的,我们也很幸运。”导演王筱頔表示。“我们作为演员希望能有更多的观众观看演出,但是受到时空的局限,一场演出中走进剧场的观众数量非常有限,而‘第二现场’能够让全国各地观众共同观看,千里共赏,非常美妙。”艺术家濮存昕表示。
“此次推出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直播是我们面临的首要的难点,也是我们重点攻克的难题。要把大剧院的舞台演出全面地展现在银幕上,并且搭配演前导赏幕后探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确保严丝合缝,这个挑战难度是相当大的。为此,大剧院协同相关技术团队,完成了直播方案论证、直播技术环境评估、内部测试和外部压力测试等环节,组织行业专家、院内各专业、主流设备厂商和运营商,共同研究可行性方案,与落地剧院、影院完成了技术论证、信号测试、网络扩容、设备升级等,并开展了很多轮压力测试。”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荣国表示。
沉浸式视听体验让每个座位都是剧场里的VIP
即日起,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的首场直播话剧《林则徐》将在全国20家剧院、百余家影院陆续开票,观众仅需支付亲民的票价,便可在家门口享受精品剧目,体验每个座位都是剧场里的VIP般沉浸式观演效果。
观众可通过国家大剧院官网及20家剧院购票渠道,和中影电影通、猫眼、淘票票app或小程序预约放映板块的影院购票渠道进行购票。
未来,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还将系列化推出多艺术门的精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